大气科学系 http://atmos.cug.edu.cn/index.htm 大气科学系主任:李双林(教授),副主任:孔少飞(教授),陈蕾(讲师),刘博(副教授),办公电话:027-67883167。 中国地质大学大气科学系始于2005年设立的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所,2015年正式成立大气科学系,是华中地区第一个大气科学系。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污染、水污染日益严重、突发毒害气体或者辐射泄漏等环境气象问题凸显,已严重影响到民众的健康。公众保护环境,保障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不断优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把改善空气质量、防治空气污染作为重要任务;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望,大气环境的研究和保护亟待加强,这不仅仅是科学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和国际问题。 湖北位于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径最长,岸线资源最丰富,经济关联度最高的省份。长江经济带目前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正在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湖北省迎来了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大机遇。然而,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成为我国受极端气候事件和大气污染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各类气象灾害如暴雨、干旱、高温酷热、低温冻害等频发,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惊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愈来愈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防灾减灾、保障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然而大气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人才培养,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华中地区缺乏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发展摇篮,遭遇了“中部塌陷”的窘境。我校新办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是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要。 中国地质大学在总结办学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将“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 传统地学各分支学科彼此相对独立,现代地学逐渐朝着各分支学科相互交叉、交融发展的地球系统科学方向发展。大气圈作为构成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圈层,在地球系统中扮演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活跃的角色。在我校建立和发展大气科学学科专业,是完善我校学科专业组成,实现国际著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的一个战略性举措。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正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洪涝干旱、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上海、江苏等多地暴雨漫街, 巴基斯坦卡拉奇破记录高温(44.8C)热浪, 几百人热死, 气候变化下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大气科学研究力量不足。发展大气学科对更好地服务国家需要意义重大。 基于已有的学科优势,结合地处华中、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灾害频发特点,学校确立了“地”“气”结合三个研究方向,分“三步走”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第一步,初创期着重开展“气候变化与古气候模拟”的研究和教学,通过年代尺度到古气候的模拟研究,实现大气科学与地质学的学科交叉,融入气候变化研究这一国际热点领域,从而进入大气科学主流。第二步,随着队伍的壮大,通过加强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拓展“强灾害天气过程”研究方向,研究与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的气象灾害问题,发展新的学科优势;第三步,通过与水文环境已有优势领域的结合,发展“大气动力学与区域水循环”,重点研究地气交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的特色领域,实现跨越发展。通过这三步走,实现“入主流”、“强特色”、“谋跨越”的大气学科办学目标。 大气圈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圈层,大气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大气科学是完善学校学科体系、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大气科学的迅速发展可以带动地球科学的全面进步,与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灾害、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遥感、机械等学科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校新办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是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我校大气科学本科专业的定位是:培养着眼于地球科学系统、具有地质学特色的大气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2013年1月,中国气象局出台《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气象人才队伍,根据规划,到2020年,气象人才总量和队伍规模适度扩大,气象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左右;人才素质和结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硕士和博士人数增加到1万人左右。每年气象部门的人才需求为2200人,而每年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准备就业的学生大概有1800人(本科+硕士+博士),大气科学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这些学生不都会在气象部门就业,由此导致了气象部门人才缺口非常大,这还不算农业、环境、水文、运输、航空等部门对气象人才的需求。我国仅有11所大学具有大气科学本科专业,中部五省都还没有高校开设了大气科学系,我校是华中地区第一所气象人才培养高校。 考虑我校的大气科学专业主要服务中部地区,参考湖北省气象部门未来5年的人才需求就可以发现我校学生的就业是有保障的。 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定位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大气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 大气科学为一级学科,全国大气科学的研究所和高校每年招收大约1000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我校将联系我国大气科学类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其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向导师们推荐优秀的学生进行本科生科研。每年计划培养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30人,预测可以有至少50%的学生可以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 2、气象部门业务人才培养 目前气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人才缺口,尤其在中部地区人才缺口巨大。我校将与湖北省气象局合作,选送学生去气象部门一线实习,增加学生与预报员交流的机会,安排他们去了解气象部门、民航系统、运输企业等等关联性部门的运作,及早开始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准备。预测可以有25%左右的学生去各类气象相关部门直接就业。 3、交叉方向人才培养 大气科学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如今环境保护,水文气象、气象经济学已成为非常重要亟待发展的交叉方向,我校大气科学人才厚基础、宽知识,将非常适应与其他相关专业方向交叉发展,预计将有25%的学生将来从事交叉方向的科研和业务工作 保守估计,中国地质大学大气科学系的学生就业率将达到98%以上。 2015年2月,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气象相关专业和人才结构,制定完善大气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强化气象操作技能培养和实习实训,加强气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校毕业生到气象行业就业,加强气象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完善气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气象教育的政策支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大气科学学科及专业建设进展顺利:2015年4月20日,我校正式成为中国气象局、教育部组织的“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我校将加强与气象兄弟高调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气象人才培养水平,为气象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015年7月23日,中国气象局与我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我校的大气科学系,并依托我校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与地质灾害联合研究中心”。 我校大气科学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把我校大气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基地,某些领域(即气候变化与古气候模拟、强灾害天气过程、大气动力学与区域水循环等三个方向)国际知名的研究基地;实现 “入主流”、 “强特色”、“谋跨越”。 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性目标实现: 近期目标:在1年的时间里,成立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建设核心课程实验室,建设簇群超级计算机工作站,搭建可以开展大气科学主流研究的平台,开启“入主流”之门。 中期目标:在3~5年内,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大气科学本科教学基地;建成大气科学一级硕士点;在优先支持方向上取得一批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步入“强特色”之路。 远期目标:在5~10年内,产出一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建成大气科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能冲击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博士生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气科学系已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博导、教授、博士为学术骨干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人,另聘有兼职教授3人。教师队伍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1人,教师博士化率达100%。目前,大气科学系的师资队伍正在招募中,计划3年内达到20人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师资力量。 我校已有一定大气科学办学基础: 1.我校在2005年设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硕士点。在2013年全国9个高校参评的第三轮大气科学学科评估中,我校大气学科硕士项目排名第七; 2.环境学院从2003年建院起就建立了与湖北省气象局的合作,与湖北省气象局已有11年的合作经验,合作基础扎实; 3.我校设有武汉市大气监测站(2005年,武汉市环保局建); 4.已有古气候、古环境、气体地球化学、地下水包气带的研究方向; 5.我校拥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有数据处理和计算所需要的大型计算机群; 6.环境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合作开办了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菁英班和环境工程(地质环境调查方向)卓越工程师班,具有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 7.我校已是中国气象局、教育部组织的“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已与中国气象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湖北省气象局以及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 中国地质大学在地质学领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地球物理学等与地学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已经拥有优秀的教员队伍。 实验室方面,湖北省气象局将给与我校巨大的支持:近期,将帮助我校提供实验观测平台及数据,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提高学生对于大气科学的感性认识;我校将投入一部分经费配备大气科学教学实验室,保证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质量;搬入新校区后,我校将建立自己的观测基地和实验室,供教学和实验需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新建大气科学专业学科论证阶段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专家们听取了学校新建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学科建设论证报告,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建大气科学专业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认为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科方向体现了自身优势,并结合了气候变化、大气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等国际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论证报告提出的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办学定位清晰、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合理可行;我校的大气科学专业学科是完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科体系必要的战略举措,对于大气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符合国家对大气科学人才的重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