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环行践悟 | 暖城之行:环境学院政青春实践团行走鄂尔多斯:解码转型密码,在实践中读懂暖城
发布时间: 2025-08-03 10:49:32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通讯员/摄影政青春实践团 编辑申墁烨)近日,环境学院政青春实践团踏上鄂尔多斯的土地,穿越草原与城市、传统与现代,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浪潮中,触摸民生温度丈量文化厚度。

文化为魂:老手艺与新文明的双向奔赴

实践团参观蒙艮仓银匠世家作坊

实践团参观颐和生态文化博览院

实践团先后走进蒙艮仓银匠世家作坊、颐和生态文化博览院、鄂尔多斯博物馆、文化产业园等地,在文化烙印中感受“河套文化”与草原文明的碰撞,在传统手艺与现代产业中探寻文化发展的“新范式”,切身感受当地文化的生命力,深入思考文化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创新为翼:人才与科技的破局之力

人才科创中心讲解讲述鄂尔多斯的发展

讲解员讲解鑫海颐和城养老院的宏观布局

地大内蒙古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素矿介绍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成果

走进人才科创中心,数字沙盘动态呈现产业布局,智慧矿山、新能源材料模型诉说着资源型城市区。实践团还前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进行参观调研,深入了解学校为助力暖城发展的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乡土为根:破局资源依赖,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团队与驻扎在农村的盛书记的合影

驻村书记介绍农村发展概况

实践团深入东胜区永胜村,在驻村书记的带领下,了解花卉种植、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等新业态为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的实践路径,揭开村庄从“资源依赖”到“多元发展”的转型面纱。实践团走进苏布尔嘎镇的敏盖绒山羊繁育中心,40 年培育优质种群的不断探索,科学养殖、品牌化发展让 “羊绒” 成了致富密码,科技兴农的力量在此鲜活呈现。

精神为脉:从红色记忆到文明共识

在英杰博物馆感悟红色基因的流淌

走进英杰博物馆、鄂尔多斯博物馆,实践团学习都贵玛、张思德的生动事迹,感悟民族交融的漫长历程,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天实践,从羊绒产业到非遗作坊,从科创中心到乡村大棚,实践团看到了在鄂尔多斯的转型发展中“民生、文化、创新、乡土”的协同起舞,进一步思考城市转型与未来发展的青年之责。

上一篇:环行践悟 | 暖城之行:环境学院“准·行”实践队赴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开展能源产业及民俗文化专题调研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