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小满 摄影环境学院青马实践队 编辑申墁烨)为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环境学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联合组织开展“暖城之行”专项社会实践,联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培养单位共组建9支社会实践团队、覆盖90余名师生,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等旗区,围绕“青春鄂尔多斯·赋能绿色发展”主题开展实践调研,引导地大学子走进鄂尔多斯、感知鄂尔多斯、宣介鄂尔多斯、扎根鄂尔多斯。
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标杆,鄂尔多斯正在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与生态文明发展格局。环境学院青马实践队于7月21日至27日,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开展能源产业专题调研实践,探访能源产业发展之道。

实践队调研“天骄绿能”50万千瓦光伏项目
围绕“采煤沉陷区—光伏—多产业融合”链条,实践队先后参观乌兰满赖梁煤矿生态修复区、巴日图塔村“天骄绿能”50万千瓦光伏基地及鄂尔多斯现代能源研究中心,实地学习尾矿治理方法,全面了解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的实现路径,体悟“双碳”战略在资源型地区的生动落地。

实践队参观调研鄂尔多斯现代能源研究中心
在康巴什区的现代能源研究中心,从煤炭清洁利用到风光氢储一体化沙盘,鄂尔多斯“由黑到绿”的能源转型路线图清晰呈现,实践队认真学习氢能产业链的进展,感受“产能+储能”的广阔前景。
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实践队在札萨克镇调研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在专业领域调研之余,实践队深入乡村社区,调查本地农业行情和农民致富之道,学习模范社区和党群工作经验。在札萨克镇,实践队走进田间地头、历史展馆、科创平台与文化殿堂,探寻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校地结合发展之路

实践队前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参观学习,深入了解研究院建设发展和校地合作情况,表示愿同研究院一起为鄂尔多斯的发展贡献地大智慧和青年力量。
一周的调研实践,如同一幅立体画卷,在团队成员眼前徐徐展开。队员们在总结时坦言,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读懂了鄂尔多斯发展的“三维坐标”,即以能源产业为底板,稳固经济之本;以生态保护为横轴,筑牢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纵轴,激活内生动力;以文化传承为深轴,凝聚精神力量。实践队将认真梳理总结伊金霍洛旗之行的经验,结合所学专业,为鄂尔多斯能源转型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为暖城汇集青年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