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环境学院第一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22-01-11 16:35:05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通讯员杨涛 编辑严丽莎 摄影张学海 耿婧 严丽莎)2021年12月17日,为更好追求学术卓越,浓厚学院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环境学院第一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科教楼四108报告厅召开。学院领导、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等150余人参加研讨会。

       环境学院院长史建波主持研讨会。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张仲石教授作了题为《新生代东亚季风演化》的学术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张伟军研究员作了题为《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规律与生物效应》的学术报告。

       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教师陈文岭报告主题:棉花根系分布对微咸水膜下滴灌田间水盐运移影响机制研究;胡顺报告主题:干旱区内陆河尾闾湖湿地生态需水量估算与风险分析;罗明明报告主题:岩溶水系统中溶质的暂态存储;刘运德报告主题:有机单体同位素分析在有机污染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中的应用;江聪报告主题:三峡水库对下游水文情势影响定量分析;李仲夏报告主题:孔隙尺度渗流能量损失规律及控制因素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黄琨报告主题:岩溶水流系统识别方法及其在引调水工程选线中的应用;李小倩报告主题:硫氧同位素污染水文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鲜阳报告主题:潜流带缺氧微区形成的微观机制及时空演化;赵锐锐报告主题:数值模拟研究咸水层封存CO2过程中的盐沉淀现象;马斌报告主题:地下水滞留时间对干旱盆地前山带断裂水流的指示;王伟报告主题: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的高陡边坡岩体结构面解译和危岩体识别;朱棋报告主题:地下水科学中井流的研究及其应用。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陈柳竹报告主题:神农架林区土壤中天然有机氯代物的分布;何靓报告主题:蒙脱石去除水中的庆大霉素与其羟丙甲纤维素基体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药用;李俊霞报告主题:高碘地下水成因与风险预测;颜诚报告主题:市政污水厂生物气溶胶的排放特征和定量风险评价研究。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师姜舟报告主题:微生物参与高砷地下水系统中砷迁移转化过程研究;蒋永光报告主题:利用蛋白质纳米导线增强电活性微生物产电能力;胡译丹报告主题:构建厚度可控的生物被膜及其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马丽媛报告主题:微生物相互作用驱动群落演替及元素循环。

       大气科学系教师谭鑫报告主题:对流层西半球环流型对平流层极涡的影响;王五科报告主题:平流层臭氧入侵对我国地面臭氧污染的影响;谢风华报告主题:从布朗运动到区域气候变化—长期记忆的影响;燕莹莹报告主题:区域间合作对缓解华中地区夏季臭氧和冬季雾霾的影响;赵树云报告主题:人为气溶胶对赤道辐合带位置的影响机制;陈蕾报告主题:1948-2017年南半球冬季温带气旋气候特征及变化;邓琪敏报告主题: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温年循环变化趋势及归因;孔冬冬报告主题:基于气孔导度理论耦合植被蒸腾与植被光合;刘博报告主题:揭示最有利于河南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型;牛晓瑞报告主题:青藏高原增温海拔依赖性成因初探;隋月报告主题:CMIP5/6模式对ENSO的模拟和预估。

       科技创新中心教师杜江坤报告主题:锰氧化物催化介导活性氧降解有机微污染物;黄瑶报告主题:甲壳素纳米复合气凝胶的构建及其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黄维雄报告主题:便携式微纳离子色谱仪研制及其应用;付庆龙报告主题:溶解性有机质的超高分辨质谱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宁宇报告主题:云南临沧高铀煤中铀的释放机制;王云权报告主题:水分限制条件下的蒸散发过程研究--机理、模型和尺度。

       专家教授和学生与报告老师现场交流互动。

       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作总结发言。他谈到,感谢青年教师为广大师生带来的一场学术盛宴,青年教师把自己或团队、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成果、观点“亮出来”“晒出来”,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展示,更彰显着一种追求学术卓越的精气神。他指出,青年教师已经成为环境学院建设研究型学院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开展学术交流是学院实施学术立院办学理念、落实学校学术卓越计划的重要举措,应成为学院、学者和学生的不懈追求。他希望,一要认真总结本次经验做法,持续开展下去,形成学院特色品牌,切实把学术立院作为办学治院的科学理念抓在手中、抗在肩上、记在心间,把学术卓越作为每一个环境人的价值追求。二要引领青年教师坚持“四个面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依托此类活动历练,走出院门、校门和国门,迈上更高学术舞台,把个人的学术方向、学术水平、学术能力与学院发展的组织目标紧紧锁定在一个频道上,同频共振;三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文化氛围,养成良好的学术诚信、学术风尚,把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学术卓越的营养剂,做“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

上一篇:环境学院科研项目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