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English
专题链接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组织架构
历任领导
学院标识
机构设置
办公机构
教学机构
科研机构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学院教师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学术公告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水文地质学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大气科学
人才培养
全日制本科生
全日制研究生
留学生
中加本科教育合作项目
党建工作
理论学习
学院党校
支部活动
下载中心
制度文件
当前您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学院教师
>>
教授
>> 正文
教授
葛继稳
发布时间: 2017-05-12 11:33:18 作者:admin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
葛继稳,男,1965年9月生,湖北咸宁市人,汉族,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环境学院生物系教授。主要研究流域为环境(湿地)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植物生态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先后于1986年、1989年、200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植物学专业植物生态学方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专业湿地(流域)生态学方向,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EF、WWF及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独著)1部、主编、副主编及合著著作13部,发表论文80余篇;发现并命名高等植物新种1个;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国家林业局优秀论文一等奖2次,中国环境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曾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湖北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环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62493959,027-67883464(办)
电子邮件:
gejiwen2002@yahoo.com.cn
研究领域
[1] 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研究
[2] 自然保护区(地)空间生态学研究
[3]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
[4] 湿地保护、监测与管理
[5] 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教学工作
承担《普通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区学》、《湿地生态学》、《野生动植物学与环境》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植物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研究生培养
在地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招收研究生。现培养在校研究生14名,其中留学生6名(博士3名,硕士3名)。
社会任职
[1] 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2]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
[3]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4] 湖北省省级林业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5] 湖北省暨武汉市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专家
[6]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野生植物保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7] 湖北省林业经济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林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8] 《湖北林业经济》副主编、执行主编
[9]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12~2010.12)
[10] 九三学社湖北省青年委员会委员
获奖及荣誉
[1] 2008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2] 2004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湿地和大熊猫调查先进个人”
[3] 2002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工作个人”
[4] 2001年6月获湖北省人事厅、科技厅、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局“湖北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5] 2004年12月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04J-240-2-071-004-R10) (主要完成人员,共30人,排第10)
[6] 1998年12月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果登记号:EK960300)(主要完成人员,共8人,排第8)
[7] 1998年12月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果登记号:EK960298)(主要完成人员,共9人,排第8)
[8] 1998年12月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成果登记号:EK960299)(主要完成人员,共7人,排第6)
[9] 2007年9月获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排第二,第一作者为本人的研究生)
[10] 2004年12月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优秀论文(共6人,排第1)
[11] 2002年11月获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林学会第二届湖北省林业科技论坛一等奖(11人,排第1)
[12] 2002年11月获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林学会第二届湖北省林业科技论坛三等奖(4人,排第3)
[13] 2002年获湖北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共4人,排第2)
[14] 2001年1月获国家林业局优秀论文一等奖(共6人,排第1)
[15] 2000年10月获湖北省人事厅、省科学技术厅、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共5人,排第1)
[16] 2000年1月获国家林业局优秀论文一等奖(共6人,排第1)
[17] 1998年11月获湖北省人事厅、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共4人,排第1)
[18] 1992年7月获湖北省林学会第四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人,排第1)
[19] 1992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人,排第1)
主要科研项目
(一)
主持的项目
A. 2003年~现在
[1] 2008~2010年主持“植物学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与实习基地(庐山)植物野外教学实习图鉴编写”(湖北省教育厅,鄂教高鄂教高〔2008〕15号,立项编号:2008143;中国质地大学地大校办字〔2008〕23号,项目编号:2008A33)
[2] 2008-2009主持“湖北省水生植物资源调查与编目”(环保部、省环保局)
[1] 2008年主持“湖北省房县范家垭水库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调查专题”(湖北省环科院)
[2] 2007-2008年主持“湖北省郧县陡岭子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十堰陡岭子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立项登记号:2007046099)
[3] 2007~2008年主持“神农架林区夹道河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神农架夹道河电业有限责任公司)(立项登记号:2007046051)
[4] 2007~2008年主持“郁江龙桥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调查专题”(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立项登记号:2007046218)
[5] 2007~2008年主持“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7~2020)编制”(湖北省环保局)(立项登记号:2007046187)
[6] 2007~2008年主持“《东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策略》子课题:东湖风景名胜区陆生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及保护策略研究”(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管理局、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课题)(立项登记号:2008046042)
[7] 2006~2007年主持“湖北湿地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8] 2006~2007年主持“湖北木林子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科学考察”(湖北木林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立项登记号:2006046148)
[9] 2007~2008年主持“湖北省竹山县松树岭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国电长源堵河水电有限公司)(立项登记号:2007046023)
[10] 2007年主持“神农架珍稀植物保护园环境影响评价“(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立项登记号:2007046090)
[11] 2007~2008年主持“神农架自然博物馆环境影响评价”(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立项登记号:2007046217)
[12] 云南李仙江崖羊山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立项登记号:2007046169)
[13] 2006年主持“竹溪杨寺庙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房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立项登记号:2006046266)
[14] 2005~2006年主持“神农架毛家河水电梯级开发河流湿地环境影响评价”(神农架绿谷水电发展有限公司)(立项登记号:2005046142)
[15] 2004~2005年主持:湖北三峡大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总体规划“(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6] 2004年主持“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牛场坪滑雪场工程建设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
[17] 2004年主持“湖北省酉水河流域(宣恩段)水电工程建设对七姊妹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宣恩县人民政府)
[18] 2004年主持“神农架洛阳河东溪水电工程建设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神农架林区绿源电业发展有限公司)
B.2003年以前
[19] 2002年主持“神农架九冲河、芦院水电工程建设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宜昌供电局项目)
[20] 2001年主持“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黄梅县林业局项目)
[21] 2001主持“梁子湖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鄂州市林业局项目)
[22] 2001年主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宣恩县林业局)
[23] 1998~2001年主持“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林业部)
[24] 2000~2001年主持“三峡库区(湖北部分)陆生野生植物固定标准地监测专题”(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林业部)
[25] 1999~2001主持“中国社会林业工程项目自然保护区专题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课题”(科技部、林业部)
[26] 1996~2001年主持“湖北三峡库区野生植物调查与监测”专题(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林业部)
[27] 1995~2000年主持“湖北省湿地资源调查”(林业部)
[28] 1995~2001年技术负责“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
(二)
参加的项目
[1] 2007~2008年参加“三峡大老岭生态学野外教学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鄂教高〔2007〕19号,项目编号:20070168)(排第2)
[2] 2004~2007年参加 “小水电群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及恢复机制的研究—以香溪河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330140/C011110)(主要成员)。负责河岸植被及服务价值研究。
[3] 2002~2005年参加“湖泊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原理和模型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2002CB412310)
[4] 2002~2005年参加“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水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11)
[5] 2002~2005年参加“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KZCX1-SW-12-IV-21)
[6] 2001~2004年参加“江汉平原湖泊变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K220208)
[7] 2001~2004年参加“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线的研究与示范”课题“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浠水鄂州试验点研究”专题(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攻关”十五”计划重大项目,专题任务书编号: 2002BA516A16-05) (主要参加人)
[8] 2003年参加“香溪河流域管理的案例分析”(WWF项目: CN0088.04-HS02)(主要参加人)
[9] 1986~2003年参加“秃杉种质资源保存及区域试验研究”(科技部、林业部、省科技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林业部重点研究计划、省级攻关计划项目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林业部重点研究计划、省级攻关计划项目) (主要参加人)
[10] 2002~2003 年参加“沉湖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武汉市蔡甸区林业局)
[11] 2002年参加“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竹溪县林业局)
[12] 2002年参加“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竹山县林业局)
[13] 1997年参加“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全球环境基金GEF)(主要参加人,7人,排第2)
著作
[1] 葛继稳著.湿地资源与管理实证研——以“千湖之省”湖北省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47.3万字) ISBN 978-7-03-019058-8
[2] 湖北教育报刊社编. 环境教育(七年级).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排第4,共11人,主要编写和摄影人员,共12课,本人编写3课、25页、约2万字)ISBN978-7-5352-3687-6
[3] 湖北教育报刊社编. 环境教育(八年级).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排第6,共13人,主要编写,共12课,本人编写1课、8页、约0.8万字)ISBN978-7-5352-3688-3
[4] 庹德政,刘胜祥主编.湖北湿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编委,执笔撰写”4.2.湿地植被类型和分布”约2.8万字,参加”4.1.湿地植物区系”、“6.重点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等5万字的撰写) ISBN 7-5352-3574-3
[5] 刘胜祥,瞿建平主编.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报告.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编委) ISBN 7-5352-3500-X
[6] 刘胜祥,瞿建平主编.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编委,共45万字,本人撰写2.5万字) ISBN 7-5352-3096-2
[7] 张荣祖,陈立伟,瞿文元,Chris Coggins,等著.中国灵长类生物地理与自然保护.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8(参编,共28万字,本人撰写0.5万字)ISBN 7-5038-3149-9/Q.0039
[8] 王青峰,葛继稳主编.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主编和植物主要部分执笔人、统稿和审稿人,共42万字)ISBN 7-5038-3037-9/Q.0026
[9] 肖文发,李建文,于长清,马娟,程瑞梅,刘少英,王金锡,葛继稳等著.长江三峡库区陆生野生动植物生态.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主要著者,湖北植物部分执笔人,共84万字,本人撰写10万字)ISBN 7-5621-2286-5
[10] 宋朝枢,刘胜祥主编.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副主编,共33万字)ISBN 7-5038-2265-1/S.1280
[11] 朱兆泉,宋朝枢主编.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编委)ISBN 7-5038-2335-6/S.1319
[12] 杨大三等著.鄂西三峡库区防护林研究.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编委)ISBN 7-5352-1/S.170
[13] 班继德,漆根深等著.鄂西植被研究.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7(编委, 共33万字,本人撰写4万字) ISBN 7-5609-1112-9/Q.8
近期主要论文
[1] Ndoh Mbue Innocent and
Jiwen Ge
*.
Towards a Sustainable Land Use Option in the Bamenda Highlands, Cameroon: Implication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come Generation and Sustainable Food Supply.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8, 3 (1): 51~65
[2]
胡艳
,
葛继稳
*,
汪洋
.
神农架长坊二级水库电站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人民长江
,2008,39(11):59-61
[3]
汪洋
,
葛继稳
*,
胡艳
.
山区河流中水利工程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以湖北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为例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31(2):116~119
[4]
方元平
,
刘胜祥
,
项俊
,
葛继稳
.
湖北省榉树自然种群分布研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16(6):744~747
[5] Yao Xiao-Hong, Ye Qi-Gang,
Ge Ji-Wen
, Kang Ming,and Huang Hongwen. A New Species of Sinojackia (Syracaceae) from Hubei, Central China. NOVON, 2007, 17(1): 138~140(
新种发现人和第一命名人
)SCI
论文
[6] Qin Leng, Shen-hou Fan, Li Wang, Hong Yang, Xu-long Lai, Dan-dan Cheng,
Ji-wen Ge
, Gong-le Shi, Qing Jiang and Xian-qun Liu . Database of Native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Trees in China Based on New Census Surveys and Expeditions.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2007,48(2):185~233
[7] 程丹丹,
葛继稳
,赖旭龙,刘宪群,范深厚.原生水杉种群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 30(5): 48~50
[8]
葛继稳
,蔡庆华,刘建康.野生动物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探讨. 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 绿色财富论坛文选(上卷).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pp. 280~283
[9] 刘邓,李海波,钟伯坚,张婉珈,
葛继稳
*.石首天鹅洲六合垸扩大麋鹿栖息地初探.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30(2): 67~68, 76
[10]
葛继稳
,蔡庆华,刘建康. 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一个新方法.水生生物学报, 2006,.30(1): 126~128
[11]
葛继稳
,蔡庆华,胡鸿兴,刘建康,曹国斌,刘胜祥.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物种多样性及种群数量.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1):50~54
[12]
葛继稳
,蔡庆华, 胡鸿兴,刘建康,曹国斌,朱兆泉,刘胜祥,石道良.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4,19(3):285~292
[13] 王希群,马履一,郭宝香,
葛继稳
,范深厚.水杉的保护历程和存在的问题.生物多样性,2004,12(3):377~385
[14] 陈义群,唐万鹏,许业洲,
葛继稳
,胡兴宜,郑兰英,张凤芝.长江滩地造林对湖北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89~92
[15]
葛继稳
,蔡庆华,李建军,刘建康,刘胜祥,蒲云海,王希群.梁子湖水生植被1955~2001年间的演替.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1): 14~20
[16] 曹国斌,朱兆泉,胡鸿兴,文安良,
葛继稳
,罗理芳,梁仕忠.湖北沉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四川动物,2004,23(4):358~362,365
[17]
葛继稳
,班继德.湖北利川毛坝台湾杉群落的初步研究.见:刘胜祥,瞿建平主编.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5~156
[18]
葛继稳
,蔡庆华,刘建康,刘胜祥,蒲云海,梅伟俊.梁子湖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中国环境科学, 2003, 23(5): 451~456EI论文
[19] 唐万鹏,陈义群,许业洲,
葛继稳
,胡兴宜,张凤芝,郑兰英.长江中下游滩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分析. 湖北林业科技, 2003(4): 1~7
[20] 秦伟,刘胜祥,梅伟俊,
葛继稳
. 湖北省湿地保护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2003(3):11~15
[21]
葛继稳
,梅伟俊,刘胜祥,蔡庆华,刘建康,胡鸿兴,蒲云海,杨其仁,石道良,李振文,熊跃进.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湖北林业科技,2003(s1):38~43
[22] 刘家武,吴法清,
葛继稳
,何定富,戴宗兴,石道良,满金山,彭宗林.湖北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考察初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2):213~216
[23] DENG Hong-bing, JIANG Ming-xi,WU Jin-qing,
GE Ji-wen
.
Flora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plant communitie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Shennongjia Mounta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2,13(1):21~24
[24]
方元平
,
葛继稳
,
项俊
,
石道良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榉树的开发利用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2, 21(5): 20~21
[25]
刘家武
,
吴发清
,
何定富
,
葛继稳
,
戴宗兴
,
邹中菊
,
石道良
,
彭宗林
.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步研究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2,36(4):503~507
[26] Liu Shengxiang, Mei Weijun,
Ge Jiwen
. THE ENDANGERED STATUS AND PRESERVES STRATEGIES OF ENDEMIC DAWN REDWOOD IN CHINA.
Forest Science &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Supplement):113~116
[27]
葛继稳
,梅伟俊,高发祥,陈永新,谭德仁.湖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与规划.见:王涛,金佩华,刘兆华主编.中国社会林业工程现状研究报告.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9~334
[28] 江明喜,吴金清,
葛继稳
.神农架南坡送子园珍稀植物群落的区系及生态特征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5):368~374
[29] 方元平,
葛继稳
,袁道凌,刘胜祥.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特点.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2):14~17
[30] 杨其仁,王小立,吴发清,何定富,戴宗兴,张如松,
葛继稳
.1996~1997年洪湖湿地鸟类调查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3(2):263~265
[31]
葛继稳
,梅伟俊,高发祥,张德春,雷永松,吴金清,江明喜,金义兴,,赵子恩,黄汉东,肖文发,李建文. 三峡库区(湖北部分)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现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4):378~385EI论文
[32] 项俊,
葛继稳
,吴金清.湖北三峡库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黄冈师专学报,1999,19(3):29~32
[33]
葛继稳
,张德春,雷永松,吴金清,江明喜等.湖北省三峡库区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8(4):20~23
[34] Song Chaoshu, Zhang Qinghua,
Ge Jiwen
,Huang Daqian. Overview On Hubei Houhe Nature Reserve. In: Song Chaoshu,Liu Shengxiang et al.Scientific Survey of Houhe Nature Reserve.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1999,181~197
[35]
葛继稳
.湖北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就地保护之评议.湖北林业科技,1998,(2):6~11
[36]
葛继稳
,吴金清,朱兆泉,杨敬元,雷耘.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其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1998,6(3):220~228
[37]
葛继稳
,张德春,高发祥.湖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与评价.湖北林业科技,1998,(4):24~28
[38] 张德春,卢卫民,高发祥,黄贤斌,
葛继稳
,曹国斌,杨其仁,何定富,张铭,戴宗兴,彭军,龙万,李刚,王功桂.湖北三峡库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综合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专辑):1~6
[39] 卢卫民,张德春,曹国斌,黄贤斌,
葛继稳
,杨其仁,何定富.三峡库区水禽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专辑):53~58
[40]
葛继稳
,雷耘,杨敬元.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就地保护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1(2):213~219
[41]
Ge Jiwen
,Wu Jinqing,Zhu Zhaoquan,Zhao Benyuan. Studies on Plant Diversit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servation in Shennongjia Biosphere Reserve, Hubei, China.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4):341~352
[42]
葛继稳
,王希群,吴金清.湖北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湖北林业科技,1997,(1):1~5
[43] 郭宝香,邱本旺,王希群,
葛继稳
.以湖北为模式标本产地的木本植物的研究.湖北林业科技,1997,(2):1~8
[44] 罗昌文,王希群,
葛继稳
.湖北省省级珍贵树种.湖北林业科技,1994,(1):45~51
[45] 罗昌文,
葛继稳
*.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湖北林业科技,1994,(3): 32~38
[46]
葛继稳
.湖北省珍贵树种名录.湖北林业,1993,(6):40
[47]
葛继稳
.湖北大洪山植被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1993,(4):11~17
[48] 罗昌文,
葛继稳
*.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在全球的地位.湖北林业,1993,(5):27~28
[49]
葛继稳
,饶才智.湖北省野生木本纤维植物资源的研究.湖北林业科技,1992,(4):31~40,41
[50]
葛继稳
.鄂西秃杉群落特点的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1991,(4):38~44,25
参加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交流论文
[51] 王茜茜,
葛继稳
*,徐鑫磊.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分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22. 2008.10.17-19,浙江金华
[52] 徐鑫磊,
葛继稳
*,王茜茜.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22. 2008.10.17-19,浙江金华
[53] Ndoh Mbue Innocent,
Jiwen G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KORUP NATIONAL PARK, CAMEROON: AN ASSESSMENT INCORPORATING MANAGEMENT AND GEOSPATIAL DATA.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pp.58. 2008.10.17-19,浙江金华
[54] Wang Yang,
Ge Jiwen*,
Hu Yang, Xu Xinlei.Accounting on Minimum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n Lower River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Mountain Area—A Case Study on Changfang No. 2 Reservoir Hydropower Station, Shennongjia Forest Regio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Sub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sian Pacific Confed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
Vol 2 Environment and Green Processing, Aug 4~6, 2008,Dalian China.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CD-ROM), 2008, No. Vol 2-264ISBN: 978-7-900699-77-0
[55] Ndoh Mbue Innocent,
Jiwen Ge
. Impervious Surface Analysis of Terrestrial Watersheds: Implic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Puding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In: Eric Tielkers eds. Utilisation of diversity in land use systems: Sustainable and organic approaches to meet human need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food security,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book of abstracts / Tropentag 2007 Witzenhausen, Germany. Cuvillier Verlag Gttingen. pp. 390 ISBN: 3-86727-372-3(Print-vision); 978-3-86727-372-5(Web-version))(
第一作者为本人的研究生
)
[56] Ndoh Mbue Innocent,
Jiwen Ge
*. Mapping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 Rout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Monitoring:Implication for Ecosystem Health. In: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eds. 2007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Annual Meeting: Section 7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Human Health (International Session)
,
2007. pp.1~6
[57]
汪洋
,
葛继稳
,
胡艳
.
山区河流中水利工程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以湖北神农架林区长坊二级水库电站为例
.
见
: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2007
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
光盘版
):
分
8.2
健康长江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7
年
9
月
8-10
日
,
武汉
),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声像出版中心
,2007, pp.1~6
[58]
胡艳
,
葛继稳
,
汪洋
.
神农架长坊二级水库电站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见
: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2007
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
光盘版
):
分
10.1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的高效利用
(2007
年
9
月
8-10
日
,
武汉
)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声像出版中心
, pp.1~7
[59]
葛继稳
,
蔡庆华
,
刘建康
,
卢卫民
.
湖北省湿地面临的威胁及原因分析
.
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暨“全国资源环境经济论坛”论文集. 31~39: 2007年9月10~11日,武汉
[60]
葛继稳,
李炜,高水生,张志祥,沈帆,巫勇,方芳.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见:中国生态学会.200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交流研讨会论文集,4~9,2007年8月25~27日,青海西宁
[61] Ndoh Mbue Innocent, Julia Ellisl ,
Ge Jiwen
.
Land-Use Change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of Central China: an implication for water quality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Organization Committee of EcoSummit 2007. Ecological Complexity and Sustainability: Abstract of EcoSummit 2007. 237, May 22-27, 2007, Beijing, China (
第一作者为本人的研究生
)
[62]
Ge Jiwen
, Fan Shenhou, Cheng Dandan, Li Hongjun, Lai Xuling. Present status of the in situ conversation of the native Metasequoia glyptostrobiodes population. In: Yang Hong, Leng Qin, Hickey Leo J, eds. Abstract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Metasequoia symposium-Matasequoia and associated plants: evolution, physiology, horticulture, and conservation. Bayant University, USA, Yale University, USA, 6~10 Agust 2006.15~16
[63]
GE Jiwen
, WANG Yang, HU Yan, FANG Yuanping, XIANG Jun, CAI Sanyuan.The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of Luoyang River Dongxi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Construction on Shennongjia Biosphere Reserve. Abstracts of Sino-German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Hrdraulic Engineering, March 1-7, 2006, Xingshan. pp. 20
[64] WANG Yang,
GE Ji-wen
*, CHENG Dan-dan, HU Yan.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in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hydropower group of Maojia River Valley in Shennongjia Forest Region. Abstracts of Sino-German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Hrdraulic Engineering, March 1-7,2006,Xingshan. pp. 99
[65] HU Yan,
GE Ji-wen
*,CHENG Dan-dan,WANG Yang.The Influence on River Water Quality of Changfang No.2 Hydropower Station in Shennongjia and the Forecast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in the Reservoir.
Abstracts of Sino-German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Hrdraulic Engineering, March 1-7,2006, Xingshan. pp. 43-44
[66] 李作洲,黄宏文,唐登奎,
葛继稳
,蒲云海,郑昌毅.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见: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马克平主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VI — 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pp. 181~202
[67]
葛继稳
,梅伟俊等.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21世纪湿地科学会议宣读,2001.长春(中国科学院主办)
[68] 曹国斌,
葛继稳
.梁子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鸨研究初报.21世纪湿地科学会议宣读,2001.长春(中国科学院主办)
[69]
葛继稳
,张德春,高发祥,文安良.湖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与规划. ’98中中国中部暨湖北省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1998年10月21~22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办),120
[70] 张德春,
葛继稳
*,雷永松,吴金清,江明喜,金义兴,赵子恩,黄汉东,肖文发,李建文.三峡库区(湖北部分)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98中国中部暨湖北省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65
[71]
葛继稳
,雷耘,杨敬元.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就地保护的研究.湖北省植物学会武汉市植物学会’9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6年10月25~26日湖北省植物学会,武汉市植物学会),32~33
[72]
葛继稳
,杨敬元.湖北省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就地保护的研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1996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教委科技司主办),45
[73]
葛继稳
.鄂西秃杉林植物区系特征的研究,全国第二界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1991年10月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合办),65~66
[74]
葛继稳
.鄂西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全国第二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1991年10月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合办),64~65
上一篇:
曾宪春
下一篇:
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