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俊男 摄影炭合团队 编辑耿婧)4月8日-9日,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冠军争夺赛在重庆大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并致辞。我院“炭合”团队“炭合环境:原位绿色低碳的土壤-地下水协同治理方案”项目入选大赛同期活动“创联虹桥”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全国仅10个)。本次对接会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本科生院副院长邬海峰带队,本科生院副院长朱继,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锋,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办公室陈昭颖,环境学院双创辅导员陈俊男及“炭合”团队成员共同参加活动。


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冠军争夺战现场

团队成员合影

程毅康介绍项目
8日上午,“炭合”团队参加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团队负责人程毅康汇报项目主要内容。项目研究土壤治理中常被忽视的一个污染路径:土壤中流动的介质“地下水”。项目通过将环境功能性生物炭利用到地下水活性隔离屏障中,实现对地下水污染的阻控修复;再将生物炭调整配比制成土壤改良剂实现地表土壤的修复治理。项目的治理技术符合国家对污染场地进行原位、绿色、低碳修复的导向,可以对不同污染场地设计定制适宜的一体化水土协同治理方案。炭合环境科创团队从一个大创项目,已经发展到如今有了十余个相关的子课题,涵盖不同专业的50余人,形成了“本-硕-博”背景的科研梯队。团队相关工作得到了多位领导专家们的认可点赞,也得到了湖北卫视、长江网等官方媒体的报道。目前团队仍在不断发展,希望更多热爱生态环境的青年一起加入,为建设“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贡献炭合力量。


团队成员参观成果展
项目资源对接会结束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共同参观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项目成果展。

观看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冠军争夺赛
9日上午,大家一同观看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冠军争夺赛。冠军争夺赛最终由6所高校团队参加,分别是中国的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团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团队,最终南京理工大学团队获得冠军。
据悉,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委会同重庆市政府主办,重庆大学承办,大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11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共计340万个项目、145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参赛人数首次突破千万。我院“炭合”团队经过层层角逐,最终在本届大赛中斩获2项全国银奖、2项全国铜奖,“炭合环境:原位绿色低碳的土壤-地下水协同治理方案”项目更是入选大赛同期活动“创联虹桥”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创造我院参加“互联网+”大赛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