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环境学院第四期“小E有约”举行
发布时间: 2018-06-01 09:02:23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通讯员:杨雪  摄影:张锦)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师生交流,为学院发展献言献策。5月17日下午,环境学院在丹桂苑212会议室举行第四期“小E有约”座谈会。本期主题为“学院招生培养方案修订与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 ”。

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朱继主持。

环境学院副院长郭会荣、党委副书记朱继、水文系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主任万军伟和副主任文章及教师江聪、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罗朝晖、环境地质系主任周建伟和副主任柴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老师冯亮和姜舟、本科生教学秘书谢杨、学工组辅导员及2018届毕业生代表参与了本次座谈会。


来自水文专业的徐欣韵、刘师宇同学在参与秭归实习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提出建议:学院不妨开设专业所需软件上机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在秭归实习期开展地质手绘图件学习。

徐欣韵还结合校“摇篮”计划,提出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酌情增设专业英语课、语文写作课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来自地下水专业的陈锴、柳璨同学结合调研数据提出学院应统一培养计划与教务处官网课程的学分和性质,同时适度前置专业课程开设时间,使毕业生有更多时间参与校外实习。

环境工程和环境工程(地质调查方向)的顾毓蓉、刘鎏同学提出,建议学院完善首届环境工程菁英班的培养方案,增设环境专业前沿选修课拓展专业视野。

生物科学专业的宗文婷、明语真同学经抽样调查表示,生物科学教师可多引导学生参与本专业相关的活动与学科竞赛,在培养方案中结合生物领域热门方向开设专业交叉课程。

万军伟和文章谈到,学生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对培养方案更加有发言权,例如专业英语课程有必要重新开设,为学生开展专业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罗朝晖表示学校的优势在于地质方面动手能力强,学院实验室的建设未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可以向学院和系室及时反馈。

周建伟提出,真正好的大学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基础扎实,思维开阔。课程应该合理增减,结合学生提出的普遍问题适度调整教学计划,从深度到广度循序渐进,但学生也要学会主动学习与合理分配时间。

柴波表示,在带研究生时也发现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学生还是应该强化基础,专业老师应该出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软件学习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探索。

冯亮老师也针对生物专业学生的提案进行了耐心解答。

郭会荣进行总结。她说,学院大类招生后专业间将打通障碍壁垒,各专业毕业生代表对于学院大类招生以及专业招生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十分具有建设意义,有助于学院和各系教师在进一步的方案讨论中进行完善。


上一篇:【校十大标兵学生】黄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