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思宇 摄影环境学院“准·行”实践队 编辑申墁烨)8月3日,环境学院“准·行”实践队为期五天的鄂尔多斯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为深入了解准格尔旗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感受蒙陕晋三省文化交融,团队一行人走进中共马栅工委旧址,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珍贵史料和生动讲解,队员们深刻感悟到当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在秦晋蒙三省交界的 “鸡鸣闻三省” 界碑前,队员们清晰看到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的地理分界线在此交汇,亲身感受“一鸡鸣唱,三省皆闻”的独特地理奇观,深刻体会这片土地的多元文化底蕴。

实践队参观调研中共马栅工委旧址

实践队走进“鸡鸣三省”界碑
团队走进鄂尔多斯重要的创新地标-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其正以“人才集聚+科技转化”的双轮驱动,书写着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新篇章。鄂尔多斯政府出台了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对来本市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福利政策,企业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技术培训,提供保障就业。

团队参观调研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

团队在鄂尔多斯科创中心合影留念
暖城之行尾声,实践队走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参观学习,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研究院在促进当地教育发展、人才引进、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发展成果,同时深刻认识到地质科研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关键作用。队员们表示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未来将同研究院一起为暖城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队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参观学习
两日的调研之行,从马栅工委旧址里触摸红色历史的温度,在鸡鸣三省界碑前感悟地域交融的厚重,到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中见证创新发展的活力,这不仅是一段跨越时空的行走,更是一幅立体的奋斗图景。队员们深刻感悟到“实践”二字之重,创新不在高楼大厦里,而在解决问题的泥土中,实践队将继续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