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涛 编辑耿婧)2024年8月16日-31日,为了更好地执行中-俄合作项目-《泥火山系统地质流体演化与地壳环境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郑国东教授带领王帅、黄雪莲、林晶昱三位研究生,中方课题负责人,合作课题成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马向贤研究员、李中平研究员等组成联合考察团访问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访问期间,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Kirill E. Degtyarev教授,该所主管科技和国际合作事务的副所长Nikolay B. Kuznetsov教授,中-俄合作基金俄方项目负责人、该所常务副所长Vasilii Yu. Lavrushin教授,以及国际合作处处长和课题组成员等会见了中方考察团全体成员。Degtyarev表示,俄罗斯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的学术交流源远流长,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俄罗斯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以及高等院校的科学家更要发挥积极的主导和推动作用。Kuznetsov对中-俄双方针对帕米尔高原和高加索地区的地质流体进行对比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热切希望合作双方能够充分发挥流体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增强对深部地质构造特征的有益探索。Lavrushin教授简要总结了双方合作研究的进展情况,郑国东教授对中俄双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了说明,并对后续的合作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考察团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广泛,涉及沉积与盆地分析、天然气成因、地质源温室气体、断裂带气体释放与地震预测、氦氢资源形成、泥火山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等。针对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因、帕米尔高原流体与地震、沉积岩演化与锆石定年应用、泥火山甲烷演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考察团参观了研究所的碳-14实验室、流体地球化学实验室,以及古生物化石鉴定储藏实验室等,并前往莫斯科周边进行地质考察。
到访俄罗斯的中国地质大学师生(由左至右:林晶昱、黄雪莲、郑国东、王帅)
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领导与到访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