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孔少飞 编辑张学海)2017年9月22日上午,由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非线性大气-海洋科学研讨会在我校东苑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全国2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名大气与海洋领域的著名学者和研究生与会。中科院穆穆院士,中国气象学会胡永云副理事长,我校王焰新校长,环境学院院长马腾、党委书记李素矿,副院长祁士华、王红梅参加会议。


马腾主持开幕式。

王焰新校长致辞。他代表学校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我校建校65周年前夕、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之际,第五届全国非线性大气-海洋科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是对我校大气、海洋等学科建设的极大鼓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学术卓越计划重大进展。他重点回顾了我校建设大气科学专业的历史进程、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情况,对发展大气科学进行了展望。最后,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我校大气科学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胡永云说,近年来,大气科学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发展,多个学校均陆续开设大气科学专业。地大抢抓机遇,促使大气科学应运而生,完善了地球科学学科。目前的几个研究方向中,古气候模拟与地大的传统固体地球科学结合紧密,对于研究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武汉地区存在暴雨频发、大气污染,地大的极端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方向针对区域特色办学,更加符合区域和社会发展需求。希望地大大气科学做出特色,做出成绩,为我国大气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穆穆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非线性大气-海洋科学研讨会已召开五届,有更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倍感欣慰。地大大气科学系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大气科学系,要结合自身特色,快速发展。

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据悉,本次研讨会为期4天,共49场主题报告。主要围绕非线性动力学、天气和气候可预报性领域的重要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际预报等议题开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