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二届全国环境地学大会在武汉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4-16 10:46:11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聚焦前沿交叉学科,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通讯员李俊霞、刘凤莲、严冰、邓娅敏 编辑王孟雪)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环境地学大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单位的7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江城,共同探讨环境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创新路径,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图1 大会合影

图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致辞

图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刘羽处长致辞

图4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颉致辞

图5 大会共同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致辞

图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院长史建波主持大会开幕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强调,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近年来在环境地学领域围绕碳中和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他表示,此次大会是深化跨学科协作、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契机,期待通过学术交流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处长刘羽指出,环境地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是破解人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基金委将持续加大对该领域的资助力度,并鼓励青年学者投身创新性探索,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颉结合地方实践,介绍了武汉市在长江大保护、生态修复与低碳转型中的实践经验。他提到,武汉市正通过整合环境地学研究成果,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推动污染精准防控与生态价值转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表示,环境地学需聚焦核心问题,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水土资源协同调控等关键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并强调青年学者应勇担时代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突破环境治理瓶颈,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持续注入科学动能。

图7 大会共同主席陶澍院士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图8 大会共同主席王焰新院士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图9 朴世龙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10 吴丰昌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11 朱永官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12 黄建平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介绍第三届环境地学大会组织筹备工作

大会主旨报告由大会主席陶澍院士和王焰新院士主持,朴世龙院士、吴丰昌院士、朱永官院士和黄建平院士围绕“环境污染与防控”“环境过程与风险”“灾害与区域环境”“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四大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精彩纷呈,反响热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介绍了第三届环境地学大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本次大会围绕环境污染防控、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碳中和路径优化等关键领域设置了12个分会场,通过邀请报告与青年学者快闪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充分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的会议宗旨,推动跨学科深度对话,其中邀请报告数215个,青年快闪报告173个。促进环境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地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