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报]“山海经”背后的跨学科行动
发布时间: 2019-10-08 17:08:17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进一流本科行动计划


       坐落在秭归县城的三峡实习基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设的第三个实践教学基地。从大坝向西逆长江而上,先是缓坡,山上郁郁葱葱、草木葱茏;再往西行,山势突然变得陡峭,江边岩壁直立如斧削,植被多集中在坡顶。

       这在外行人眼中不算什么,而在连续10年带领学生在三峡地质实习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周建伟眼中,却是一个极好的三峡地区地质演化史案例。每年带学生实习的第一天,他总喜欢给学生们讲一讲三峡的“山海经”故事,从地质科学视角看待沧海桑田的变迁。

       但他认为,这样做还不够,“理工科学生存在一个通病——做事认真,但缺乏文科人的理想主义情操和历史哲学素养”。事实上,大学时期热爱文科的他就在武汉“七校联合办学”项目中,辅修了武汉大学新闻学,“那一段骑着自行车去武大学习的日子,让学地质的我获益良多”。实际上,学科融合的观念,在这所以地质见长的院校一直存在。“理工科学生要选学人文历史,文科学生要提高科学素养,这对成才来说很重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多次强调。

不再是少数人的跨学科

       功能齐全的教学综合楼,去年在地大正式启用。楼内教室窗明几净、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在电梯前,赶去上辅修课的学生络绎不绝。

王焰新近年力主推行“1331”人才培养,聚焦“1”个人才培养目标,坚持“3”个面向,推动“3”个融合,树立“严在地大”的人才品牌。其中,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成为该校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人人辅修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直向往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辅修制今年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启动,已招收400余名辅修学生,以学分收费,鼓励学生跨学科修习20—25学分,毕业时毕业证上打印主辅修的两个专业名称。

       辅修、第二学士学位,开创这些我国教育领域颇有年代感的制度,武汉素来有此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起,武汉地区高校就以“七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实施辅修、第二学士学位制度,为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就像一幢有历史的楼宇,日久年深总会有“修补”的地方。

       地大教务处副处长庞岚告诉《中国科学报》,“七校联盟”高校已容纳不了更多的学生,每年地大能加入“七校联合办学”的学生不足500人,往往学分绩点排在前列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而校内辅修弥补了人数较少、门槛较高的缺憾,学生2门课程不及格才会被取消辅修资格,以此鼓励更多学生加入。

       结合学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胡锦康辅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一地大去年新开设的专业,“我希望在学科融合下看待问题,加深问题认识的深度”。身边很多同学跟他有一样的想法,同专业22人中就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辅修、第二学士学位。

谁来统筹跨学科资源

       “想以哪个专业毕业,由你自己定,前提是必须完成该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170个基础学分之外,另有20个学分必须靠自己‘挣’,要求学生至少作一次专业介绍、文献综述,至少跟导师做一次课题科研报告、课题研究报告;外语最低要达到英语六级。”庞岚介绍了地大“李四光计划”学生毕业的三大要求。

       如果说辅修、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在受众面上为学生带来福音,那么从2007年地大开始开展的“李四光计划”,则在全国高校学科融合改革上走在前列。

       “李四光计划”分三大类——地学类、理工类、经管类,采取完全学分制,鼓励入选学生突破常规的教学计划,在三大类自由流动、自主选课。入选学生不只跨一个专业,有的甚至跨两三个专业。

       据校方介绍,由于开展得较早,在国内没有可效仿对象。“李四光计划”启动前曾有两种思路:一是在地球科学学院下开设,由学院统筹;二是由教务处直接管理,学校统筹。校内辩论了很久,最终敲定了第二种方案。回过头来看,第二种方案也许更加体现跨学科的远见。学院层面已有诸多实验班,虽然资源集中,但在跨学科选课等资源调配上不如学校层面灵活机动。

       “要做就做成品牌。”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除了聘请长江学者、杰青、二级教授等担任专业导师之外,教务处正副处长轮流担任班级总协调人,协调包括选课指导、个性化培养方案、学术活动在内的学术性事务。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他们收获的最大快乐。“我最经常做的事,是给学生张罗交流会,互通学术有无。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学得自由,你会发现学生们进来时学分绩点3.0,毕业时往往可以达到3.8—4.2。”庞岚自豪地说。

课程设计、野外实践是突破口

       如何让学生也能讲好“山海经”的故事,在地大学院层面有各种学科融合的探索,有重在科教融合的C2项目、各个地学类学院的实验班等,而环境学院打通“水生环”当属其中典型。

       大类分流下的学科流动,通常是一个学科下若干方向的流动,而环境学院所作的融合则是学院内三个不同学科的流动。

教育部专业指导目录所要求的课程量与高校普遍压缩学分的现状,是不少学院开展学科融合的难点。在该校环境学院副院长柴波看来,课程设计、野外实践或是学院层面实现学科融合的两大突破口。

       水文、生物、环境三个学科有工科也有理科,怎样打通课程,一开始让柴波很挠头。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强调化学类课程,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对地质、力学要求特别高。“前三至四学期,我们统一开设方法论相近的课程,以及结合地大特点的课程,到第四或第五学期再为个性化课程‘补课’。”

       课程之外,在野外实践中,学科融合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每年都去的周口店实习基地,每年都讲解的水库变石化厂再蜕变为湿地公园的案例,过去只讲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内容一语带过。今年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教授刘鹏加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水库选址失败的故事。他细致地为学生讲解了各个污水处理池的功用、污水处理的工艺。回校后,学院还把这一实践内容整理成案例,反哺教学。

       目前,柴波正在考虑将单一学科的调查课开成打通“水生环”的大调查课,和课程设计的逻辑相仿,“方法论相近的统一开展,个性化的在专业中开展,让每个学科都发挥支撑作用”。

       据了解,该校上半年推出《一流本科行动计划(201—2025)》,坚持五个聚焦——聚焦灵魂强育人、聚焦明天调结构、聚焦使命落责任、聚焦短板促改革、聚焦特色树品牌,旨在打造一流本科课程,形成一流本科教学,建设一流本科师资,构筑一流本科质量保障体系。(《中国科学报》 2019-09-25 第2版 动态)

上一篇:[中国青年报]“行走的青春课堂”砥砺报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