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和我的导师】孙自永:学贵得师 亦贵得友
发布时间: 2018-12-30 14:31:07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孙自永老师与学生的故事

导师简介:

  孙自永,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生态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质学”及“地质生态学”课程,研究方向为寒旱区生态水文学。主持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地调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编写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背起我们的行囊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初见——不畏辛苦,认真谦虚

  初见孙老师是在大二那年夏天的周口店实习动员会上。他坐在主席台左数第二的位置,戴着眼镜,身材高大,体格健壮,阳光帅气。

周口店的7月,天气分外炎热,我们每天6点30分出发,中午回基地,下午整理野簿,只有晚上的时间相对自由。在晚上,大家有的打球,有的下棋,有的聊天,只有孙老师都是捧着书在看。

  一天半夜,我去上厕所,看见孙老师的灯还亮着,偷偷瞄了一眼,发现孙老师还在看书。第二天,野外中途休息的时候找机会接近孙老师,才知他刚从美国回来,虽然他参加过多次野外实习,也带过很多次野外实习,但是带周口店还是第一次,他怕自己讲不好,买了几本书在仔细研究周口店的情况。我被孙老师的认真劲感动,我想:一定要好好跟着孙老师学习。

  那天后,我和几个同学总在晚饭后,不约而同地找孙老师聊天。孙老师不仅给我们讲实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还常发散到专业领域启发我们,若是还不尽兴,便再讲述他在自己学习中的体会、出国留学的经历,有时候还讲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这让还是本科生的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当时我便想着要能跟着孙老师继续学习就好了,只是实习结束后忙于课程的学习,见到孙老师的机会就少了。

  大三那年,孙老师指导我参加了科技论文报告会,他的风采再一次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时的我们空有激情,并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惭愧的是,我们当时对孙老师的研究方向还不熟悉,只是怀着对孙老师的一份信任联系了他。见到孙老师后,当老师问到我们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们只好老实地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想法。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受到鄙视,孙老师还耐心地为我们介绍了他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由于我们当时的专业是水文,而孙老师所擅长的领域是生态,跨度较大,我们当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补足自己在专业上的短板,所以孙老师把我们推荐给马瑞老师。那时我并没有料想到,其后两年的本科乃至研究生岁月便一直在这个课题组里度过。

为学——不畏艰苦,追求完美

  孙老师的研究区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黑河上游的葫芦沟流域,流域面积不大,仅20余平方公里,但却非常险峻,海拔2960~4820米,垂直高差186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1oC。流域内风景优美,但交通设施很差,基本上全部要靠徒步,只有运送大型仪器时有一头骡子可以帮忙。

  在工作时,常常需要带着观测和采样设备,半天内跨越这1800余米的高差,早上8点从山脚出发,在下午3点前到达冰川处采样,以便在晚饭前能赶回基地。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体力,还要克服缺氧造成的不适。尽管我一向对自己的体力颇为自信,但面对巍峨的祁连山也感到吃力。但孙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出发,并且走在最前面,在途中随时给我们讲解看到的生态、水文或地质现象,还不停给我们打气。我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孙老师不畏艰苦的精神,更有对地质工作的热爱。

  工作中,孙老师是追求完美的,尤其对于野外工作,他会召集整个项目组在出野外前的半年内反复讨论,制订出厚达百页的工作方案。即便到了野外,还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初步方案确定后,他会召集每一个出野外的成员进行培训。在野外时,孙老师总是叮嘱我们每晚要以清单的形式详细列出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并要求小组成员随身携带各自的清单,每个点调查取样后不仅要检查样品、记录表、照片等是否齐全,还要在清单上一一打勾,确认没有遗漏。他常说:“生态水文的野外工作具有特殊性,要获取的降水、径流、植物水分生理等参数通常都是时间的函数,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完整性对于现象的解释和机制的揭示十分重要,一旦出现遗漏,很难补救。更何况高原的工作条件如此艰苦,我们既然这般千辛万苦地来了,就没理由带着遗憾走。”在谈到为何要求我们用清单时,他说:“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不能只在室内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时要求,还要贯穿在我们科研工作的日常小事、杂事、琐事中,使之成为习惯。野外工作非常辛苦,大家到最后常常疲惫不堪,仅靠直觉、靠自己的记忆就容易出错,这时我们更应该相信的是精力充沛时反复讨论制定的严密规程。清单体现的就是这种规程。”

孙老师和学生一起在冰川调查取样

为师——要求严格,细致谨慎

  找孙老师讨论问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他常常能在我提出的想法中找到盲点,并给出建设性意见。这种方式迫使我必须更加全面的思考,甚至要提前思考需要以何种方式说服他。

  说到写作,孙老师对我们论文的批注带有强大的威慑力,点评的风格多是直截了当、不留情面的,对于专业术语的不规范尤其不能容忍。后来我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写好的东西总要先检查多遍,直到自己满意再发送。正是孙老师这种严格的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使得他总是能够敏锐地看到很多不易被别人所重视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研讨会,在我汇报结束后,孙老师从他的笔记本上撕下来一张纸递到我手上,上面记录了30多条汇报中的问题,然后孙老师笑着对我说:“汇报还是很不错的,比较满意,只不过还有些小问题……”我知道这是孙老师不想打击我,安慰我的说法。老师还针对这30多个问题,逐条地讲解,这里面除了PPT本身的结构、内容问题外,还有PPT讲解过程中的叙事技巧,甚至包括表情神态、语速节奏、习惯动作等。我除了对孙老师敏锐观察力的钦佩外,更多的是对孙老师作为指导者能够如此耐心、细致的感动。

课题组在祁连山葫芦沟流域野外观测站合影

为友——耐心细致,关怀备至

  学术之外,孙老师十分随和,虽是师亦是友,生活上有什么困惑总能得到老师中肯的建议。孙老师是极爱看书的,当看到比较不错的书,也会多买几本送给我们。为了勉励同学们提高写作能力,每一个进入课题组的新同学都能得到孙老师赠送的一本Hilary Glasman-Deal编写的《英语科技写作》。 除了学习用到的工具书外,孙老师还鼓励我们多读文学名著,积淀人文素养,增长见识。

  孙老师常说:“博士不应该是‘一’字型的发展,而应该是‘T’型的发展,首先要在见识方面广,而后在专业上要精。”现如今再看我的书架,十之八九是孙老师赠与的。

结束语

  感谢那年夏天在周口店与孙老师的相遇,正因为有了那一次的相识,才有了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生活的8年。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十分庆幸研究生期间能跟随孙老师学习,他不仅教我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作者简介

魏文浩,男,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人。目前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水文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劣质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

(摘自研究生院【我和我的导师】)


上一篇:【我和我的导师】万军伟:如师如父 亦师亦友